骄阳似火,青春如歌。这个暑期,湖南中医药大学又一批青年师生走进千村百巷,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“大思政”实践育人活动,在行走中感知时代脉搏,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,在乡土课堂中读懂真实中国。
健康科普进校园 岐黄呵护“润童心”
在副校长廖菁的带领下,青春同伴社、岐黄义诊队等师生志愿者团队连续两年走进湖南长沙龙唐村,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进基层、心理健康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。期间,举办多场青春成长教育宣讲,为青少年开展心理测评并进行团体辅导,建立有百余份儿童心理档案,长期追踪实时更新数据。此外,还联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专家团队开展义诊活动,服务村民500多人次。
在湖南对口支援新疆吐鲁番市,由学校党委委员、组织人事部部长焦珞珈指导的“湖湘小仲景”健康支教志愿服务队为当地300余名中小学生讲授护眼知识、口腔健康、骨折防治等科普课程,并结合新疆当地特色的场景,精心设计“急救穿越”实景体验活动,引导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心肺复苏、止血包扎等任务,推广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听得懂”的中医知识。

“湖湘小仲景”健康支教志愿服务队在新疆吐鲁番市开展支教服务
听说栀子花中医药科普实践团的学生们要到村里开设“儿童中医药科普班”,为6-12岁少年儿童提供爱心托管、学业辅导和免费午餐,湖南邵阳天心桥村的100余名学生踊跃报名,其中不乏留守儿童。团队设置有传统功法、小儿推拿、中药标本制作等课程,既传承中医药文化又提升综合素质。学员家长也表示,孩子不仅远离手机游戏和溺水危险,比以往过得更精彩。
“青芒护蕾团”针对湖南益阳常安村女童监护缺失所导致的健康知识薄弱、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等问题,以“中医药文化+女童赋能”为核心,为60余名女童构建“成长防护网”。通过14场主题课堂、8次手工实践,帮助学员掌握急救穴位用法,还能清晰分辨“身体边界”,并主动组建“安全小卫士”小队,自我防护能力显著提升。
义诊服务进村户 健康守护“零距离”
自2015年首次深入湖南怀化杜家坪乡开展社会实践,十年间护理学院先后发放价值超过30万元的药品,超过400名师生志愿者普及中医适宜技术,惠及群众万余次;举办中医护理培训班,培养80余名“银龄互助者”;建立124份“1人1档案”,为独居老人、残疾户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;搭建“云诊陪护”平台,为独居老人安装视频设备,建立“1+1+1”线上结对帮扶模式。
“医心向党”师生志愿服务团来到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,依托高校优质资源下沉,打造民族地区中医药服务示范样板,特邀消化内科、内分泌科、骨伤科等知名专家教授现场坐诊,运用望闻问切等中医传统技法,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与养生指导。从辨证施治到用药建议、日常作息到膳食调理,专家们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,服务惠及200余人次。
“医湘情缘”社会实践团走进湖南郴州文明瑶族乡,为当地800余名村民提供推拿、刮痧、艾灸等中医特色诊疗服务,并开展体检、口腔涂氟、牙菌斑检测等基础医疗项目,还进行红十字会“三献”(造血干细胞捐献、遗体捐献、人体器官捐献)工作、防溺水急救、口腔防护等知识的宣讲科普,累计发放价值十万余元的药品,为汝城县第四中学捐赠图书300余册。

“医湘情缘”社会实践团在湖南郴州文明瑶族乡开展体检服务
博士医疗服务团在湖南邵阳天心桥村举办大型中医药特色义诊活动,来自中医内科、妇科、儿科、骨伤科等专业的22名博士研究生为500余人次村民提供了免费体检、辨证施治等服务,针灸、拔罐、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更是深受当地村民欢迎。还面向村民开展常见疾病知识的科普,面向当地医护人员开展专题学术讲座,分享多个临床诊疗案例和实践经验。
产业赋能进乡村 青春智慧“助振兴”
“青仁志”志愿服务团奔赴湖南益阳大安村,深入产业一线和田间地头,展开扎实调研。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核心诉求,团队开展“电商兴农”专项培训,定制《区域农产品电商运营策略精要》《新媒体矩阵构建与精准引流》等系列精品课程。成员们走进直播间,化身专业“荐茶官”,精心设计预售促销环节,为后续产品销售奠定良好基础。
药学院社会实践团深入湖南娄底坪塘村和油溪桥村,围绕玉竹产业种植情况开展实地调研。师生们通过“田间问诊+车间把脉+座谈开方”的方式,结合当地资源和产业发展实际,就规范化种植技术提升、初加工环节优化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建议,并走访特困供养户、独居老人等数十户家庭,既以物资纾困暖民心,更以健康调研明方向,为后续技术帮扶与医疗助老奠定坚实基础。
在湖南岳阳兔湖垸村,中西医结合学院“三下乡”志愿服务团走进助农直播间,为乡村好货“撑腰”。团队师生巧妙结合中西医专业知识,热情推介当地人文风光与优质产品,详细讲解产品功能与养生价值,有效提升产品知名度,更点燃了村民们发展电商产业的信心。

中西医结合学院“三下乡”志愿服务团助力电商产业发展
“梅山谣・青禾医语”实践团来到湖南博瑞医药健康产业集团,围绕黄精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关联展开调研。在专业老师指导下,他们制作了黄精黑豆煨猪脚、黄精银耳莲子羹等药膳,见证黄精经超声波清洗、精密温控实现“九蒸九晒”古法的现代化转化。通过走访十余家“安化黄精馆”,为推动后续项目成果与市场对接、服务产业发展积累数据。
据悉,湖南中医药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围绕理论普及宣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传承中华文脉、助力中医药发展、促进乡村振兴、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组建有26支团队,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“返家乡”“扬帆计划”等个人实践,覆盖本硕博学生超2000人。接下来,学校将继续发挥实践育人在高校“大思政”工作体系和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格局中的积极作用,引领全校青年学子在社会大课堂中发现实践立足点、职业兴趣点、成长发力点,把火热青春书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。